回列表
找回聽覺的第二春~認識助聽器
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 劉殿楨
2013.06.27
問:聽力障礙患者真束手無策嗎?
答:隨著台灣人口結構的老化,聽力障礙的患者愈來愈多。根據統計,台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中,至少有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有聽力方面的問題。美、日、歐等先進國家的數字也接近如此。美國名的豪斯耳科醫院(House Ear Clinic)每年六千病人中,有七成是感音型聽障(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的患者。當然聽障也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引起聽障的病因很多,小孩子、年輕人、中年人都有可能發生。
雖然目前醫學相發達,但可惜的是對感音性聽障沒有有效的治療方針。門診多的是希望吃藥、打針或手術來恢復聽力的患者,但大多數都失望而回。目前唯一對感音性聽障患者有幫助的就是配戴助聽器了!
提起了助聽器,大多人的反應是負面的。第一,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是戴助聽器好像被貼了「殘障」的標籤,這和戴眼鏡或戴假牙有很大的差別。當然這個觀念中西皆然。先進的美國也是最近這幾年觀念有所轉變,一方面是科技進步,助聽器愈做愈小;一方面也是拜美國總統雷根及柯林頓所賜;其次,患者往往會提到認識的某人配了一副,但是太吵,從來不戴。
的確,一般聽的患者對助聽器的滿意度是偏低的。美國有項調查,針對人工的產品的滿意度,結果假牙最高,約佔百分之八十八,其次是眼鏡,約有百分之六十八,而助聽器敬陪末座,只有百分三十四。另一項調查顯示,對助聽器滿意和極不滿意的都各佔百分之十五,其餘的百分之七十則居於兩者之間。台灣的情況雖然沒有確實的數據,但是應該低於美國的水準。
一般人對助聽器不滿意,很大一部份是因為不了解。筆者回台灣工作以來,發現大部分忠者及部份耳鼻喉科醫師甚至聽力檢查師,對助聽器的了解不足,因無法做正確的建議或評估。如果再加上目前國內代理商名牌助聽器商的水準也良萎不齊,因而使得我們的感音性聽障患者未能得到充分的資訊及說明,未能享有高品質的服務,因而沒有獲得助聽器應可提供的改善。筆者因此想介紹一些有關助聽器知識。
隨著科技的發展,助聽器的進步也是日新月異,現在也已到了「全數位式」的時代。筆者擬以回答一些患者最常有的問題的方式來做說明。以下就是第一個常見的問題:
究竟什麼樣的人應配戴助聽器,我有輕微的聽障,助聽器會對我有幫忙嗎?
誰該戴助聽器呢?這不是一個很容易回答的問題。甚至配戴助聽器與否應由耳鼻喉科醫師或聽力檢查師,甚至由病人自己來決定都沒有定論。在台灣,大多數人還是會去問耳鼻科醫師的意見。筆者在這裡的答案是並無特定的標準,並且是因人而異,需要從多方面去考慮:
第一是聽力障礙的種類
聽力障礙一般依病變的所在分為傳導型(病變在外耳及中耳)、感音型(病變在內耳或聽神經)及混合型(傳導加感音)。大約四十年前的觀念認為感音性聽障不適合戴助聽器,因為內耳有病變,放大聲音也不會聽得較清楚。只有傳導型的才適用。但今天這樣的觀念已完全改變,絕大多數的助聽器配戴者都是感音性聽障。即使很多傳導型或混合型的患者也都配戴氣導式的助聽器,因為純骨導的助聽器只有眼鏡式及髮夾式,非常笨重不便。所以「感音型聽不適合配助聽器」的說法是過時而不正確的。
第二是要考慮聽力損失的嚴重程度
在考慮這項因素之前,一個重要的觀念是患者來尋求醫療協助、表示有溝通障礙時,最大的問題都是聽不清「別人講的話」。因此要了解日常生活中不均講話的能量有多大,才能判斷患者聽障所引起溝通困難的程度。
這裡要提到在美國所做的一個研究,測量出正常人的「長期平均語音頻譜」(long term averaged speech spectrum LTASS)。這是平常人日常說話時在不同頻率上各約有多少的能量。結果顯示,大多數人說話在低頻和中頻(4K以下)約有四十到五十分貝的能量,但高頻(4K到8K)只有約30到35分貝。而高頻率訊號對於了解語言約有20%的貢獻。意思是在高頻只要有三十到十五分貝輕微聽力損失就已有可能引起溝通的障礙了!很不幸的,許多噪音傷害、或早期老化都是從高頻開始的。試想我們在打電話時是否有時會覺得不清楚呢?那是因為電話中3K以上訊號都消掉了。另外在一般安靜的環境下,我們講話音量大約會比周圍噪音高出十分貝,但當周圍噪音提高(如在餐廳裡時),我們說話的音量並不會等比地提高。所以許多輕度聽障的患者,特別會抱怨在環境吵雜時聽不清楚。
由前段討論可知,並無單一的標準可以從聽力損失的程度來判斷應是否戴助聽器。只要病人主觀上有聽力、溝通方面的困難,即使是只有輕微的高頻聽力損失,也是很好的候選人,美國總統柯林頓就是最好的例子。
一般我們將聽障依程度分成輕度(25~45分貝),中度(45~70分貝)、重度(70~90分貝)及極重度四種。過去的觀念認為輕度的聽障不必戴助聽器,現在因為助聽器科技的進步,個人對生活品質要的提昇,已經是不正確的。事實上,輕度聽障因為內耳病變較輕,助聽器的效果反而最好。而中度的效果就稍差,重度以上的幫助就有限。現在政府補助助聽器的標準門檻設在55分貝,事實上是不甚合理的,但也許是經費有限所致吧!
第三要考慮的是患者的需要
患者必須很真誠地自我評估,一天很努力地聽別人講話下來,是不是很辛苦?自己的聽力問題是不是已造成了社交的障礙。這時社交活動的多寡就必須列評估。如果已是退休的人,大多時間足不出戶,可能需要就不大。如果常常要交際、應酬,則急迫性較強。患者的需要及動機與助聽器配戴是否成功是有直接關係的。需要愈殷,成功情形就愈常見。反之,如果患者不覺得他有需要,他也多半不會戴它。至於小孩,為確保能習得正常的語言及發音,即使有輕微聽障,也建議最好能配戴。
第四點要考慮的是有些患者是屬於「中樞處理疾病」(CAPD, central auditory pro
他們有聽到聲音,但是大腦或中腦對訊號的處理出了問題,所以聽不懂。這樣的患者以老年人較多。只憑助聽器放大聲音對他們了解語言的幫助有限。所以絕不能對助聽器有過高的期望。在國外有許多檢查能診斷出CAPD。在台灣,我們正在努力研發中。
最後一種是單側聽力正常,而另一側重度聽障的患者,助聽器到底有沒有幫助。這樣的患者在門診常常遇到。有的是突發性耳聾沒有恢復的,有的是先天性的單側聽障。這樣的情形大部分的耳鼻喉科醫生會說既然一邊正常,不需要配戴。但事實上早在二十年前,美國就有人為此種患者設計了一種特殊的助聽器。目的不是讓重度聽障的那耳聽到,而是將聲音由該側接收而傳到正常耳,如此一來患者聽聲音有了立體感。這種設計叫做CROS(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signal 或BICROS(bilateral contralateral routing of signal) 。可惜此機外型太過複雜,連正常側也要戴,因而患者滿意度與接受度均不高。但美國最近已在研究一種較簡單的型式叫transcranial CROS,對單側重度聽障患者的聲音定位、立體感等都很有幫助。目前仍在評估效果中,不久將來可能為此種患者帶來福音。
總而言之,適不適合配戴助聽器,事實上是因人而異的,沒有單一標準,須做多方考量。如果您覺得有聽力方面的問題而引起溝通障礙,不妨到醫院做個聽力調查,問問耳鼻喉科醫師的意見。